13年台灣男子整理父親遺物,發現大陸有一姐姐,尋親6年結局如何

2019年6月4日,廣西省欽州市公安局接到一個特殊的報警。

「能不能幫我找到寫信的人。」

只見一位中年男子神色慌張,拿著泛黃的信件含淚說道。

上面的 字跡都已經模糊不清

警方所掌握的信息 只有姓名和一個舊地址

這位中年男子叫 章育晨,生長于 台灣

千里迢迢來到欽州市,只為找到此人。

因為這是他在這世界上唯一的親人了。

章育晨

男子身上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

最終他能否如愿以償?

一張族譜的出現將一段跨世紀的兩岸親情故事展現在大眾眼前,不禁讓人為之落淚......

偶然發現,意外之喜

2013年,章育晨的父親章國琛在台灣台南市因病去世,享年86歲。

喪父之痛,可想而知。

那段時間,章育晨整個人渾渾噩噩,做什麼事情都提不起精神。

「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我的親人了。」

這是他腦子里浮現的唯一一句話。

只不過終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章育晨懷著沉痛的心情整理了父親的遺物。

在這過程中,他不知多少次抬頭硬把眼淚塞回去。

父子二人合照

他雙手顫抖著疊好每一件衣服;

小心翼翼翻閱著父親收藏起來的照片。

父子倆一起踢球、一起在街心公園散步、一起爬山、一起看海......

相冊里記著章育晨成長的點點滴滴,而這其中都有章國琛的身影。

正當他沉浸在這份思念中不可自拔時,幾封老舊到已經泛黃的信件突然映入眼簾。

可令他感到奇怪的是, 這些信件都是從大陸寄來的。

信里的內容都是一些家長里短的思念之語。

在他的記憶中,父親一直生活在台灣,也從沒有提過大陸。

帶著懷疑,章育晨戴上眼鏡,湊近一字一句地閱讀。

「姐姐?」

看著看著,他忍不住驚呼出來。

章育晨這才知道,原來父親在大陸還有一對妻女。

言外之意,他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姐姐。

對于這件事,章育晨心里竟沒有一絲怨恨;

反倒是又驚又喜。

因為如果能找到這個姐姐,

他就不再是孤單一人!

這仿佛給他黑暗的人生中帶來一縷陽光,讓他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向往與憧憬。

他當即就立即做決定:

「我一定要找到姐姐!想必這也是父親所期盼,所想要看到的。」

手里緊握著信件,章育晨陷入了深深的回憶。

生不逢時,形勢所迫

1927年出生的章國琛是在廣東省德欽縣上北營村長大的。

當時章氏是個大家族,還是當地有名的書香門第。

受到家庭環境的熏陶,章國琛從小成績優異。

順利考上當時的欽州師范學校(今北部灣大學)。

沒過多久,學業順利的他,愛情也隨之而來。

在其家人介紹下,章國琛和黃燕芳結為夫妻。

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但是夫妻二人卻也算是一見鐘情。

自然夫妻相處得十分和諧。

沒過多久,黃燕芳誕下一小公主,取名為章棟。

好景不長,本該是老婆孩子熱炕頭、一家三口過余生的章國琛卻迎來了人生的大轉變。

當時正值國內局勢混亂,一支國民黨殘余勢力來到章國琛的故鄉。

老年章棟

因為各種原因,他被迫離開廣東,只身前往台灣。

臨走前,妻子滿眼不舍地注視著章國琛。

而他又何嘗不是呢?

他緊緊拉著黃燕芳說:

「等著我,我一定會回來的。」

妻子憑著這一句口頭承諾,一等就是一輩子。

但是他們都不知道的是,這是他們最后一次見面。

章國琛獨自來到台灣。

他每天都在思念著故鄉,想著海對岸的家人,想著總有一天能夠回去和家人團圓。

章育晨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時局緊張,他根本找不到機會。

就這樣,章國琛獨自生活了十幾年。

此時的他已年過半百,兩鬢也長出白發,臉上多了幾道歲月的痕跡。

「這輩子不知道何時再有機會回家了。」

日過一日,年復一年,章國琛心底的這份歸鄉希望慢慢泯滅,他只能決定在台灣落地生根。

在這里,章國琛與吳秀梅結伴,并于1977年生下了章育晨。

所以章育晨其實是章國琛老來得子,兩人相差了五十多歲。

雖然心中總有一塊位置留給大陸的親人,但是章國琛還是盡到了做父親和丈夫的職責。

他很疼愛自己的孩子和妻子,從未讓母子倆吃不飽穿不暖,也未曾受過半分委屈。

只是對于自己的過往,章國琛并沒有給他們透露太多。

但是作為女人,吳秀梅心里多少是清楚的。

只不過都到一定歲數了,早已沒有年輕時那份為愛瘋狂的癡情勁。

兩人更多的是相互扶持與陪伴。

在章育晨小時候,章國琛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給他念《鄉愁》。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每當念到這兒,章國琛都不禁潸然淚下。

然而小小年紀的章育晨并不知道父親為何哭泣。

他在一旁瞪圓雙眼,然后拿來餐巾紙,輕輕地擦拭著父親眼角的淚水。

章育晨

事到如今,章育晨才和父親感同身受,感受父親對故鄉深深地思念。

事實上,即便在台灣成家立業,章國琛也沒有放棄過尋找家人的想法。

他一直等待著大陸和台灣建立聯系的那一天。

一次,章國琛過于思念故鄉無處發泄,索性將思念之情都寄情于紙筆之上。

然后,他將這份思念寄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希望有人能看見。

令他喜出望外的是,過了一段時間,章國琛居然真的收到回信。

那一刻,他激動得在心中無聲的吶喊:

「終于與家人聯系上了。」

這封信件慢慢打開了章國琛的心結,思念之情終于有了寄托。

也是在書信當中,他了解到在故鄉妻子的狀況。

原來黃燕芳在他離開之后一直遵守承諾,一邊將女兒含辛茹苦撫養長大,一邊盼望著他回來。

信件內容

這些消息讓章國琛又開心又羞愧。

開心的是母女平安;

羞愧的是妻子一直遵守諾言并且獨自撫養女兒,

這中間的辛酸不用多說也能想象。

章國琛突然覺得自己過得好是一種罪過。

他難以啟齒自己已經再婚的事情。

但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思想掙扎,章國琛決定如實告知黃燕芳。

畢竟能夠重新取得聯系已是難得,不應該再有隱瞞。

而黃燕芳得知這個消息并沒有生氣,安慰章國琛道:

「我能理解你的苦處,只要你能平安健康,一切便足夠了。」

聽聞黃燕芳的話,他如釋重負,不再沉悶一人,憂愁也不總纏繞著他。

章國琛日益開朗的性格就連章育晨都感受到了。

信件內容

他能感受到那段時間父親是發自內心的開心。

話也變多了,吃得也更多了,氣色都好了許多。

可就在一切往好的方向發展時,命運再一次跟他開了一個玩笑。

幾次書信來往之后,章國琛突然就再也沒有收到從故鄉寄來的信件。

其實是因為那時城市在改革,章棟和母親搬家了。

在搬家當中,她們不小心丟失了和父親的通訊地址。

然而這一切,遠在台灣的章國琛并不知情。

他又開始焦急,整夜整夜地失眠。

好在這時海峽兩岸關系緩和了一些,有好多親友都可以來往探望。

章國琛也想回家看看,但是他的身體已經不行了。

病入膏肓的章國琛最終還是沒有等來回故鄉的那一天,永遠長眠在異鄉。

這也許是他一生的遺憾吧。

也正因此,章育晨通過信件了解到這些狀況之后,決心代替父親完成其還未完成的夙愿。

堅持不懈,得償所愿

從知道有姐姐下落開始,章育晨便搜索各種信息尋找。

他在台灣尋找關于父親的信息,希望通過父親這邊的信息可以查找出一些什麼。

但是信息少之又少,能找到的還沒有他自己本人知道的多。

對于姐姐的信息知道的就更少了。

只知道先前的住址和名字,這樣找起來相當于大海撈針。

更加糟糕的是,他一直生活在台灣,對于大陸這邊的狀況并不熟悉。

那時的章育晨就像個無頭蒼蠅一般,根本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后來,在旁人點撥下,他想到從父親的祖籍開始查。

但是只有以前的舊地址,現在能不能找到都是一個問題。

正所謂,干了總比沒有干好,奮力博一把,總會有一些結果。

事實也的確如此。

他在訂票的時候發現,廣西省根本搜索不到信件上提到的德欽縣。

只不過章育晨并沒有放棄。

他通過搜索引擎,了解到這個城市已經改革,不叫德欽縣了,現在是欽州市。

知道大方向后,他立馬辦理相關證件踏上了回大陸的路。

經過一路舟車勞頓,先是坐飛機后是坐火車終于章育晨達到欽州市。

可剛一到,他就又犯難了。

信件上的地址是廣西省德欽縣上北營村。

德欽縣都改名了,這個村就更難找了。

他先向當地的居民打聽了一下,眾人都表示不了解。

畢竟是上個世紀的地址,況且這幾十年中國有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一籌莫展之際,章育晨想到求助警方。

在警方了解情況之后,立刻引起重視。

欽州市公安局的局長親自來見章育晨,對他的事跡表示感動,并且表示一定要幫助章育晨找到姐姐。

章育晨連連道謝,又一次燃起了心中的希望。

而章育晨的信息比較少,確實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警方的字典里就是為人民服務,絕不放棄任何一個市民需求。

眾人開始從已有的信息展開調查。

通過查閱章國琛的戶籍,再結合公安系統的人口登記情況。

但這個方案很快被排除。

查遍了整個系統,幾乎沒有和章國琛年齡相仿的人。

也就是說,他在公安局沒有檔案信息。

這讓調查陷入了焦灼的狀況,不過警方很快便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查找。

即姓氏方面。

果然,事情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名單

警方調查到有一個 章氏理事會,他們擁有有關于章氏的族譜,應該會有所進展。

民警來到此處,和理事會會長說明了情況后,會長很熱情地接待了他們。

理事會會長對于這邊還算是熟悉的,他回憶了一下說:

「這邊以前確實有一個叫上北營村的地方。」

他表示當時的上北營村現在在欽州的西南面,有一條文峰南路,當時的上北營村還挺大的。

隨后按照地址拿出族譜,幫著開始查閱起來。

終于在無數個人名,錯綜復雜的家族關系當中,找到和章國琛信息相符的。

族譜里寫著:

章國琛,第十一世,排行十,師范畢業。配黃燕芳,女一,章棟。琛外出,黃氏改門。再娶吳秀梅,男一,現居住台灣。

這每一條信息都能對的上,就是章國琛的族譜沒錯了。

民警便順勢讓會長幫忙打聽一下章棟現在的居住地址。

過了幾天,民警接到會長打來的電話:

「章棟找到了!」

警方找到章棟

民警得知這個消息之后,立馬聯系了章育晨。

而彼時,他因為證件期了,不能久留,所以已經回台灣了。

在台灣章育晨也是一直焦急等待著消息,每天都在祈禱一定要找到姐姐。

在接到民警打來電話的時候,章育晨控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嘴上不斷重復著:

「謝謝警察同志,謝謝謝謝,太感謝了。」

此情此景讓他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一直重復謝謝。

因為這是他苦苦尋找了六年,也是父親苦苦等待了幾十年的消息。

警方上章棟家了解情況

2019年6月13日,民警來到章棟家了解情況,問章棟是否有收到過父親寄來的信件。

章棟一聽這話,立馬振奮起來,轉身進入房間,拿出一個鐵盒子說:

「有收到過信件,還有照片。都放在相冊里了,但是都沒有時間去整理,想再找的時候就已經找不到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聊天,民警將章育晨的聯系方式給了她,讓他們可以約定時間見面;

同樣地,章育晨也收到章棟的電話。

章育晨給姐姐打電話,只是聽姐姐的聲音就有前所未有的親切感。

仿佛兩個人很久之前就已經認識了一般。

章棟和章育晨

他們在電話里面聊了很久,說著父親的事情,也說著章育晨是如何辛苦尋找姐姐的。

在電話里也約好了,在國慶假期的時候可以相聚見面。

同年10月9日,章育晨坐上了回父親故鄉的飛機。

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終于見到了雖然素未謀面,但是日思夜想的姐姐。

姐姐已經六十多歲了,頭髮斑白。

但是只是第一眼,章育晨便認出了這就是姐姐。

兩人握著手,淚眼婆娑著喊道:「姐。」「弟弟。」

章育晨日思夜想的場景終于實現了,連帶著父親的那份思念一起。

姐弟兩人相聚并沒有陌生人的尷尬,就像是認識了多年的老友一般,談笑風生。

章棟和章育晨

姐姐從小生長在廣東省,所以普通話帶著點粵語的腔調。

而弟弟從小在台灣長大,有濃重的台灣腔。

有時候弟弟會聽不懂姐姐的普通話,但這絲毫不影響姐弟兩人的交流。

章棟為了慶祝弟弟回到故鄉,召集了親戚朋友,給章育晨一一介紹。

非但這樣,她還親自下廚,做了一大桌帶有廣東特色的美味佳肴款待章育晨。

還怕章育晨吃不慣,專門看了一些台灣的飲食習慣。

但是章育晨并不想吃台灣的菜色:

「就吃廣東這邊的地道菜,嘗嘗爸爸想念的味道。」

姐姐帶章育晨來到父親以前就讀的大學,北部灣大學。

今北部灣大學

還帶著弟弟到了當地的各處風景到處轉了轉,說著這些年的變化。

「如果爸爸回來了,肯定認不出這里了。」

章育晨和姐姐一邊逛著,一邊感嘆。

這個地方變化真的太大了,幾十年的分別,也是父親最終的牽掛。

這片土地是父親日思夜想,魂牽夢繞的故鄉。

后記

「爸爸,我找到姐姐了,我替你回到故鄉了。」

章育晨回到台灣可以很驕傲的和爸爸這麼說,相信爸爸在天之靈也會很高興的。

如果不是戰爭,就不會有這麼多支離破碎的家庭,如果國家能夠和諧,普羅大眾也不需要承受這麼多辛酸艱苦。

而在父親的心里也始終盼望著祖國能夠早日統一,不光是章國琛的內心,這也是前輩先烈們的期望,也是所有國人的期望。

對于章育晨來說,他找到了自己的親人,從此他有了第二個故鄉。

用戶評論